腰腿痛的推拿防治法
腰腿痛是中老人的常见症状,是以腰腿部疼痛为主,可表现在腰部的一侧或两侧,也可腰痛而牵及腿或仅表现为腿痛。
腰腿痛早在《内经》就有论述,《素问、脉要精微论》载,“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隋朝太医博士巢元方(550年―630年),《诸病源侯论》则认为腰痛和少阴阳虚,风寒着于腰部,劳役伤肾、坠堕伤腰和寝卧湿地五种情况有关。清代温病学派创始人之一叶天士(1667―1746年)在分析医案中时说:“男人向老下元先亏”高年下焦根蒂已虚,上盛下虚已成中老年人常见的气机分布,故中老年人腰腿痛者诸多。治则《证治汇补?腰痛》指出:治惟补肾为先,而后随邪之所者以施治,标急则治标,本急则治本,初痛宜疏邪滞,理经隧,久痛宜补真元,养血气,此乃标本缓急分治之原则。
病因:
1、肝肾不足:素体不足,久病体虚,不知慎惜,劳累过度,少时姿淫纵欲,年老体衰,以至肝血不足,肾精亏虚,无以濡养筋脉而发腰腿痛。
2、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邪,在一定条件下侵害人体,使经脉闭阻凝滞,而发生疼痛,在临床上常以风、寒、湿致病者为多见。《增补万病回春卷上?诸气》云:“风伤者为疼痛”。《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缩?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
3、气滞血瘀:肝气郁结或跌仆外伤,损伤经脉气血,或久病气虚,血运不畅,至经络闭阻,不通则痛。
人有五节腰椎骨,与骨盆骶骨相连,而骨盆是相对地固定,在腰椎骨与骨盆之间有较多的肌肉韧带附着。人是直立行走的,不论是行走、站立或坐着,腰椎骨与附着的肌肉韧带都是时刻承受着很大的力量,其中以第四、五腰椎担负的重力最大,人到中年后特别是四十五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积月累的腰部活动,腰椎骨与骨间的纤维骨盘、腰椎间盘及肌肉韧带都会发生退行性改变,其中也以第四、五腰椎段退变更为突出,椎骨退变表现为滑质增生,边缘长骨刺。如果椎骨关节磨损很严重,增生很多,椎骨后的小关节也发生肥大改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慢性腰痛,特点是从静止状态突然变换体位,如早晨起床,久坐而起立行走时疼痛较重,经活动后疼痛减轻,若过多活动疼痛又变明显,进行热敷休息后疼痛又能缓解,由 受凉或劳累后疼痛加剧范围较广,腰部活动受到一定限制,并感到腰部僵硬,有时没有注意弯腰扭转,好像听到咔吱一声,痛欲连心。有时伴有坐骨神经痛,这是由于增生的骨组织或椎间小关节增生压迫或刺激坐骨神经引起的症状。
治疗:
这里只介绍简单易学便于进入百姓家的非药物疗法、推拿属中医外治法范畴,推拿疗法是通过手法治疗疾病的一门中医学科。推拿的特点是依靠医者的双手或肘、足,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运用不同的手法,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推、拿、点、按、摩、揉、捻、掐、扌衮、搓、摇、抖、拍、打等手法。使经络疏通、营卫调和、气血流畅、阴阳平衡,从而调整人体的机能。通过手法打到扶正祛邪、消炎止痛、散滞解郁、祛瘀生新和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医者手法的熟练程度和手法的正确使用,对治疗效果的优劣有直接影响,手法的要领柔和、深透、持久、有力。做到重而不滞,轻而不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心平气定、不致疲劳、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根据不同病情,体质强弱,年龄性别而定手法,灵活运用,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
(查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