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利用穴位养生
冬季,指我国农历十、十一、十二月三个月,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个节气。冬季,天寒地冷,气候干燥,万物凋零,阴盛阳衰,人体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会发生变化,是各种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冬季养生越发显得尤为重要。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因此,冬季养生要首重避寒,因为寒气是诸多疾病的直接原因,寒性凝滞,则使经脉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寒性收引,会令筋脉拘挛抽搐,关节屈伸不利。《灵枢.天年》中黄帝问大医歧伯,有人不能寿终而死的原因,歧伯回答曰:“薄脉少血,其肉不实,数中风寒,……故中寿而尽也”。其中“数中风寒”便是早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也说:“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有损于人也”。在寒冷的冬季里,不应当扰动阳气,因此,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积蓄。至于防寒保暖,也必须根据“无扰乎阳”的养藏原则,适当加减衣着、调节室内温度。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则耗阳气,容易感冒。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会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亦易于入侵。《内经》曰:“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冬季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由于人体阳气闭藏后,新陈代谢相应较低,因而要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冬季时节,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产生疾病。而冬季的寒冷又最易伤肾,如不注意保养,则会出现周身骨骼拘急、抽搐、活动不利等中风症状,还能引起各种虚寒性的性功能障碍。因此,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养肾防寒”,而养肾应首重滋阴。《内经》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并不是说春夏补养阳气,秋冬补养阴气,而是春夏人们喜欢吃寒凉之物,阳气易受伤害,需特别注意保护好阳气,而秋冬季节,人们注意温养阳气,而喜食辛辣之品,以及火锅等,在南方吃这些东西正好可化解寒湿之气,不会上火,而在北方,本来冬季干燥,多食辛辣之品则会耗伤人体内的阴津,很容易化燥伤阴,因此,北方冬季养生既要温阳还要注意不能化燥而适当的滋阴。
所以,北方人在冬季要以避寒、防燥、滋阴为养生的原则。坚持每天刺激关元、肾俞、和太溪穴。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四横指),为任脉穴位,小肠募穴,是足三阴会穴,故统治足三阴,小肠,任脉诸经病,古今均作为保健要穴,可培肾固本,调气回阳。关元居下焦,真阴真阳关锁于此。故灸此温热之气,能直达精宫以助元阳。元阳,为全身之真阳,是五脏六腑阳气活动的动力,是周身阳气之源,源足乃支流长也。《针灸大成》曰:“督由会阴而行背,任由会阴而行腹,人身之有任督,犹天地之犹子午也……分之以见阴阳之不杂,合之以见浑沦之无间,一而二,二而一也。”任统于前,主一身之阴;督率于后,主一身之阳。任督相通,乃温热之气循经温腹暖背,通达周身,循环不息。而艾条又加杂药而成,其药多为温热芳香之品,药有五味五气,内合五脏,气味择经而行,各归其所,其补阳之力更著。因此,灸关元以回元阳,道家倡之意守丹田,亦即元气归根之意。艾灸此穴,可持点燃之艾条,距皮肤两厘米处对准穴位,以可耐受为度,时间10分钟即可。
太溪穴,为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原穴。《会元针灸学》云:“太溪者,山之谷通于溪,溪通于川。肾藏志而喜静,出太深之溪,以养其大志,故名太溪。古代又称其为“回阳九穴之一”。该穴功效重在补肾,具有明显提高肾功能的作用。“人的肾脏中藏有元阴和元阳,是生长发育的根本,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根于肾,肾之既病,百病皆生”。《针灸甲乙经》言穴“在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即在足内侧,内踝的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取太溪穴时,可取坐式,放松全身肌肉,并将袜子退至露出足跟部,用手拇指用力均匀地在内踝与跟腱之间反复仔细地按压,寻找感觉酸、痛、胀最为明显且为凹陷的地方,即为此穴的准确位置。也可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还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该穴每天按摩两次,每次两分钟即可,按摩该穴时,力量要柔和,以感觉酸胀为度,不可用力过大,以免伤及皮肤。太溪穴由于是肾经输穴、原穴,长于滋阴补肾、通调三焦,因此具有明显滋肾阴之效。
(查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