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阳明胃经循行图 胃经穴位图 胃经经络图:flash动画讲解
足阳明胃经
--------戊土,胃为阳腑,秉大气中土气而生。土气有运化作用。胃经土气的运化作用,由上而下,自头走足,络脾,主降。秉阳土之气,兼秉阳金之气。
《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 ,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 ,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胃经经络图】
【足阳明胃经的准确位置图】
1.共收录45个穴位,左右共90个穴位。
2.点击列表中的穴位名称查看该穴位详细资料。
胃经穴位图:
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述,足阳明胃经腧穴有:
承泣穴→四白穴→巨髎穴→地仓穴→大迎穴→颊车穴→下关穴→头维穴→人迎穴→水突穴→气舍穴→缺盆穴→气户穴→库房穴→屋翳穴→膺窗穴→乳中穴→乳根穴→不容穴→承满穴→梁门穴→关门穴→太乙穴→滑肉门穴→天枢穴→外陵穴→大巨穴→水道穴→归来穴→气冲穴→髀关穴→伏兔穴→阴市穴→梁丘穴→犊鼻穴→足三里穴→上巨虚穴→条口穴→下巨虚穴→丰隆穴→解溪穴→冲阳穴→陷谷穴→内庭穴→厉兑穴
【经络循行】
起于鼻翼两侧(迎香)上行到鼻根部与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鼻外侧进入上齿龈内,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承浆处,再向后沿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颌大迎处沿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经上关,沿发际,到达前额(前庭)。
面部支脉:从大迎前下走人迎,沿着喉咙,进入缺盆部,向下过膈,属于胃,联络脾脏。
缺盘部直行的脉:经乳头,向下挟剂旁,进入少腹两侧气冲;
胃下口部支脉:沿着腹里向下到气冲会合,再由此下行至髀关,直抵伏兔部,下至膝盖,沿胫骨外侧前缘,下经足跗;进入第二足趾外侧端(厉兑);
足跗部支脉:从跗上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胃经循行图动画1:
胃经循行图动画2:
【病症表现】
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冲、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趾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主治病候】
全身发冷战栗,经常呻吟打哈欠,关闭门窗怕见人怕见光,嘴角歪斜,口唇生疮,鼻塞,鼻出血,颈部肿大,时常饥饿,腹胀水肿,膝盖肿痛,高热大汗,小便颜色发黄,听到木头敲打撞击声时会惊恐,病情严重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胸部、大腿前侧、膝盖、脚背等经络循行部位疼痛,脚中趾无法自如活动。
【经络循行动画讲解】
提示:下面的动画有声音讲解,可以打开音箱收听。
(查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