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拉秧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拉拉秧是一种野生的植物,它的医用价值极高,具有清火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接下来中华秘方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拉拉秧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拉拉秧的功效与作用
拉拉秧的功效
【性味】 1.《别录》:"味甘,无毒。"
2.《唐本草》:"味甘苦,寒,无毒。"
【功能】 清热,利尿,消淤,解毒。
【主治】治淋病,小便不利,疟疾,腹泻,痢疾,肺结核,肺脓疡,肺炎,癞疮,痔疮,痈毒,瘰疬。
花穗外用可治肿疖、湿疹、肤炎;另有记载其种子可作开胃药。
拉拉秧根:治石淋、疝气、瘰疬。内服:煎汤,25~40克;或捣汁。《中药大辞典》
拉拉秧果穗:治肺结核潮热、盗汗。内服:煎汤,25~50克(鲜者50~150克)。
1.《别录》:"主瘀血,止精溢盛气。"
2.《唐本草》:"主五淋,利小便,止水痢,除疟,虚热渴,煮汁及生汁服之。"
3.《本草衍义》:"治伤寒汗后虚热,锉研,取生汁饮一合。"
4.《纲目》:"润三焦,消五谷,益五脏,除九虫,辟温疫,敷蛇、蝎伤。"
5.《安徽药材》:"治失眠;洗痔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钱(鲜者2~4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拉拉秧的作用:
1.治膏淋:拉拉秧捣生汁三升,酢二合。相和,空腹顿服,当溺如白汁。(《本草图经》)
2.治砂石淋:鲜拉拉秧茎四至五两。捣烂,酌加开水擂汁服。(江西《草药手册》)
3.治新久疟疾:葛拉拉秧一握(去两头,秋冬用于者)、恒山末等分。以淡浆水二大盏,浸药,星月下露一宿,五更煎一盏,分二服,以吐痰愈。(《纲目》)
4.治久痢成疳:拉拉秧干蔓捣筛,量多少,管吹谷道中。(《本草图经》)
5.治痢疾或小便淋沥,尿血等:鲜拉拉秧二至四两。水煎,饭前服,日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6.治瘫,遍体皆疮者:拉拉秧一担。以水二石,煮取一石,以渍疮。(《独行方》)
7.治乌癞:葛拉拉秧二秤(锉,细淘),益母草一秤(锉,洗淘)。用水二石五斗,煮取一石五斗,漉去滓,盆瓮中浸浴一时辰久方出,用被衣覆之,又再浸浴一时辰久方出,勿令见风,明日复作。如入汤后,举身瘙痒不可忍,令旁人捉手,不令搔动,食顷渐定。后隔三日一浴。其药水经浴两次即弃之。(《圣济总录》葛拉拉秧浴方)
8.治皮肤瘙痒:拉拉秧适量,水煎熏洗。(《江西草药》)
9.治痈毒初起(皮色不变,硬肿不痛):拉拉秧鲜叶一握。以冷开水洗净,和红糖捣烂,加热敷贴,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10.治瘰疬:拉拉秧鲜叶二两,黄酒二两,红糖四两。水煎,分三次饭后服。(《福建民间草药》)
11.治小儿天泡疮:割人藤煎水洗,每日一至二次。忌鱼腥发物。(《江苏药材志》)
12.治蛇、蝎螫伤:拉拉秧鲜叶一握,雄黄一钱。捣烂敷贴。(《福建民间草药》)
13.治痔疮脱肛:鲜拉拉秧三两。煎水熏洗。(《闽东本草》)
15.对于湿热下注膀胱引起的小便不利或尿道刺痛、尿中有血等症,可配合凤尾草、锐蓄、冬葵子、海金沙、乌蔹莓、白茅根等同用。
16.用于肺痨咳嗽、午后潮热等症,可配合百部、黄芩、丹参、地骨皮等药同用。
17.还可用于治疗皮肤湿疹或皮肤瘙痒等症,配合苍耳草等药煎汤外洗;治疗蛇虫咬伤、疮疡肿痛,用鲜草适量,洗净、捣烂外敷。
拉拉秧的禁忌
非热病者慎用。
易致敏
不要用裸露的皮肤去碰拉拉秧,会引起红肿,应防范。应该引起注意的是,拉拉秧是我国秋季花粉症的致敏植物之一,有花粉过敏史的人一定要远离盛花期的拉拉秧。
以上就是“拉拉秧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的介绍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拉拉秧的内容请继续关注中华秘方网
(查看评论) |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