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兔穴的准确位置图 功效与作用 - 胃经
时间:2012-04-22 17:37:32
伏兔穴的临床应用
【定位】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
【取穴】正坐屈膝位,在膝髌上缘上6寸。当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的连线上取穴。
【主治病症】
1.运动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股外侧皮神经炎,下肢瘫痪,下肢痉挛;
2.其它:荨麻疹,脚气,腹股沟淋巴腺炎。
【刺灸法】
刺法:直刺:1.5~2.5寸,局部酸胀,可下传至膝部;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股直肌、股中间肌。皮肤由腰丛的肌神经前支分布。在股直肌和股中间肌之间,有旋股外侧动、静脉,两肌由股神经支配。
【功用】散寒化湿,疏通经络。
【临床应用】
【痿证】
主穴 上肢:肩髃穴 曲池穴 手三里穴 外关穴 合谷穴 颈胸夹脊穴
下肢:髀关穴 伏兔穴 足三里穴 阳陵泉穴 三阴交 腰部夹脊穴
配穴
上肢肌肉萎缩,加手阳明经在上肢的经穴,下肢肌肉萎缩,加足阳明经在下肢的经穴。
方义 阳明经多气多血,又内联脾胃,脾胃为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根据“治痿独取阳明”的治疗原则,取上下肢阳明经穴位为主;夹脊穴为督脉之旁络,又通于膀胱经的脏腑背俞,可调阴阳,行气血,疏调脏腑;三阴交健脾养肝益肾;加筋会阳陵泉,诸穴相配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濡养筋脉。
(查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