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四神”药膳趣谈
同风共俗的台湾和闽南人既重传统中药又重食料选择,就拿平常来说,进补的药料、食料大多选择“四神汤”。这“四神”指的是中药茯苓、淮山药、莲子和芡实,这个方剂的组成不寒不热,是性质平和的药膳。
自古以来,台湾和闽南人常用“四神汤”当菜汤,此汤味道鲜美,有健脾养胃,滋补健身之效,主治乏力体倦、心悸怔忡等症。人们经常用“四神”炖鸡、鸭、鸽或猪肚、猪小肠等。《台湾风物志》中记载:“台湾人很重视食补,有饮四神(臣)汤等俗。”在台湾嘉义,有个叫“益元堂”的中药店专门摆摊设点营售“四神汤”,连同药渣盛与碗中出售,顾客连汤带渣吃下,既益健康又解饥渴,被称为“养生妙品”。
台湾和闽南人凡是年届15岁的少男少女在重阳节这天,要进食一只鸡。男的吃雄鸡,女的食雌鸡。即使在贫困年代,做家长的无论如何也要设法让儿女吃上一只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鸡。有“资格”吃鸡的对象要跨坐在家中大门槛上,一脚在内一脚在外品尝这一碗终生难忘的的鸡汤。而其他家庭成员不得分享这碗具有独特纪念意义的鸡汤,这似乎是进食者的一种“专利”。台湾和闽南方言中“鸡”与“家”谐音,让孩子吃鸡,寓意着孩子吃了鸡就为成人,就要迈出家门、走向社会,希望他不要忘了家乡。
这种以保健为内容的成年礼俗,在国内其他地方极其少见。过去,老百姓生活困苦,没有钱买人参、高丽参等名贵补药炖鸡,只好买“四神”取代。一碗“四神鸡汤”饱含着长辈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殷殷之情。
“四神”的来历在台湾和闽南民间有个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随行四员文武大臣水土不服,相继病倒。而乾隆多次南下,倒平安无事。乾隆令知府张榜觅医。忽一日,有药僧揭榜,经一番望、闻、问、切后,喃喃自语:“四臣,事成。这四味药就是四神(台湾和闽南方言“神”与“臣”同音)汤,喝了保准平安。” 说罢,从化缘袋摸出纸和笔开方:“淮山药、芡实、莲子、茯苓等量炖猪肚。”说来神奇,那四员大臣吃了食补汤后竟精力充沛,体健如初。
在台湾和闽南,人们对于“四神”,犹如对“五谷”一样熟悉。在当地药店,只要告诉药剂员说要买“四神”,他们就心领神会,知道是哪四味中药了。
(查看评论) |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