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要经常搁搁脚
糖尿病主要就是脾病
在我们中医看来,糖尿病是跟脾特别密切的病,简单地说,糖尿病就是脾病。
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主统血,主肌肉四肢。“主”,你可以理解为主要负责的意思。比如主运化,就是指脾的功能是把食物消化和运送到全身。
我们说糖尿病是脾病,说法最早来自2000多年前。
《黄帝内经》有这样一段对白。黄帝问:“有的人生病,口中发甜,这是什么病,又是怎么发生的?”岐伯回答说,这种病是由于脾气堵塞,脾里面的津液上升到嘴巴上引起的,病名叫“脾瘅”。我们吃进去的五谷,先到胃里,再由脾将五谷所化的精气传输到五脏六腑,现在脾堵住了,精气津液积在脾里面,满到嘴巴里,嘴就发甜。这是油腻的、甜的东西吃太多引起的疾病。生这种病的人,很喜欢吃油腻的食物,甜的食物,所以人很胖,肥胖容易使人产生内热(肥者令人内热);甘甜的食物,不容易消化,堵塞腹中(甘者令人中满),时间长了就变成消渴病。
消渴的主要特征就是嘴巴干,老要喝水,这个特征跟Ⅱ型糖尿病吻合。
“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这就是东汉以前,中医认识到的引起糖尿病的主要原因。现在我们也认为高热、高糖、高脂饮食是引起糖尿病的原因之一。而这里的“内热”与“中满”,跟脾的功能直接有关,所以我们说,糖尿病是脾病。
我们中医讲,胃是一个具备初步消化功能的器官,真正能把消化的东西转为精气的,是脾。“脾主运化”,包括两方面,一个是精微物质,就是气血,营养物质。这个营养物质没有到身体需要的地方去,反而排出去了,尿就变甜了。古时候的人发现,怎么你撒的尿,会招来那么多蚂蚁呢?一闻,有甜的感觉,而人却越来越瘦。这就是很严重的糖尿病了。那我们健康的人,怎么预防糖尿病呢?你小便的时候注意一下,如果小便泡沫特别多,那最好到医院查一查血糖;“脾主运化”的第二个方面就是水湿,把没有用的东西排出体外。但是如果运化水湿的功能降低的话,水湿就停留在体内,时间长了就会出现疾病,比如说血脂增高,肥胖,糖尿病,中医就会说你体内有湿,治疗的话,我们常用健脾化湿的办法。
碰到糖尿病人,我们会跟他说,酒尽量少喝,因为酒会化湿;经常做力所能及的活动,出点汗,去去湿;还有就是如果有不开心的事,尽快把它排解掉。不开心,我们中医叫肝郁,肝郁会导致气滞,气机不畅,影响脾的运化,“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跟脾的关系,我们说就跟树木与泥土,非常密切,心情不好,马上没有食欲,吃下去的东西就不消化,有糖尿病的人血糖就会失去控制。现在都市里的人,有两大亚健康最常见,一个是阴虚内热,一个是脾虚内湿。有的人虚胖,有的人脾胃功能弱,胃口不好,有的人长期大便不成形,有些女的身重乏力、手脚冰凉,都是脾虚的表现。原因是运动少,压力大。整天坐办公室的人,脑力劳动者,每时每刻在动脑筋,问题想着想着想不通了,情绪就变差,肝木一旺,脾土立即受灾,所以现在的都市人脾虚内湿的多。
中医怎么解释“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糖尿病人最典型的症状是“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当然现在门诊的时候,这样典型的糖尿病人很少见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三多一少”?还是跟脾有关。
多食:“肥者令人内热”,内热可以理解为身体里面很热,身体里面一热,就会伤胃,等于胃的外围热了,导致消化加快。比如说烧一锅饭,如果火很旺,很容易被烧焦。在人体内的表现,胃里面的东西很容易被消化掉,它是“内热”导致的。相反,如果下面火一点没有,那么饭肯定是生的,在人体叫完谷不化,完全没有消化。这是阳虚的表现,刚好跟“内热”相反。
多饮:口渴才会多饮,对吧?口渴是因为阴虚,如果有胃热,津液更容易被消耗,口渴就会越重,好比汤锅里的水,火势越旺,水液被蒸发得越多,在体内表现的就是水分越少。这跟热天人容易口渴的道理是一样的;脾是升津的,脾不能升津,不能上输津液到口中,也会导致口渴,就像输送泵一样,压力不够就不能把水送到高楼上,楼上的人就没水喝;脾能产生气血津液,原本要不断补充人体津液,它的功能降低了,津液产生少了,身体出现阴虚,导致多饮。
多尿:水液代谢,脾是主力之一,它主运化水湿,脾阳不足,运化无力,不能把我们吃下去的水谷转化成精微物质,也就是气血津液,反而导致水湿停蓄,往前阴走得多就是多尿,往后阴走得多了,就是泄泻,当然这也跟肾有密切关系,因为肾主二便,脾肾阳虚,肾失其合,过度的开,出现多尿,就像水闸不能关闭一样,水就会无度地流失。
形体消瘦:脾是后天之本,是产生气血的地方,脾出现问题,不能把食物转化成气、血、津、精、液,这些都是充养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缺乏必然出现形体消瘦,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说自己吃得很多,就是胖不起来,因为脾不能把吃进去的东西转化成有用的物质。比如热体的人消耗了气血,中医里讲“壮火食气”;再比如过多的排泄,大便一天数次且不成形,都可能导致形体消瘦。
糖尿病常见的三种类型
一是气阴两虚型。这一类型往往形体消瘦,脸色苍白,舌质比较淡,这是气虚;还有就是阴虚,口渴多饮,他自己觉得热,这个热从里往外发散,舌质发红,或者手足心热,这种气阴两虚型在临床上最常见,病人来的时候我们问有什么症状?他就会说常常觉得自己很累,没力气,虽然用了降糖的药来治疗,血糖控制正常了,但是他仍然觉得累。
二是阴虚胃热型。阴虚胃热,症状是口气热臭,哈出来的口气很臭,去口腔科也看了,说牙齿没有问题,但有口臭。还有一个可能常伴有牙龈出血。这个讲跟胃有关,不是跟口腔有关。有人说糖尿病常见有口腔疾病,比如牙龈炎,但在中医里讲,还是跟胃有关系,要清胃热,胃热清了以后,牙龈出血就会消失。
我们知道天气比较热的情况下,它是很容易把湿气带走的,很容易干燥。那么在人体内,如果有胃热,它也会把湿气蒸发掉,这就很容易表现出阴虚。阴虚伴有骨蒸潮热,小便偏于短赤,为什么短赤?阴虚了。骨蒸潮热的症状是什么?就是病人觉得热是从里往外发的,有这种感觉。
我见到过这样的病人,40多岁,刚开始来的时候,我问他什么症状?他说胃不好,经常有口气,而且胃里面会有疼痛感,还顽固性呃逆,他来的时候血糖一直控制得不是很稳定,而且是两联用药了。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他的胃疼没有了,血糖也变得稳定。实际上我认为胃的烧灼感肯定是跟胃热有关,我就用石膏,这个石膏既能清胃热又可以养胃津,因为石膏是生津止渴的。
三是痰瘀互结型。这个痰瘀互结型可能常见于糖尿病并发症的病人,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最主要是跟痰有关,有人会说痰跟脾有什么关系?有这么一句话叫“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我们能够看到的痰往往都是有形的痰,这里所讲的痰是无形之痰,能够确切看到的比如说舌苔,舌苔看上去偏于白腻的,这跟痰有关。我们说了脾主运化,水湿不能被运化走,留在体内了,就形成了痰湿。
痰跟湿是异名同源的物质。比如糖尿病肾病出现的蛋白尿、浮肿,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脂肪代谢异常,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硬化、斑块形成,血管容易闭塞,这样就容易出现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皮肤病的瘙痒等,中医认为这是痰阻气滞,血行不畅引起的,我认为都与脾不升清,不能健运有关,因此治疗时,常用健脾益气,祛痰化瘀的方法治疗,常常取得满意的疗效。糖尿病并发症未发生时,不会引起糖友的关注,但是一旦引起注意时,往往都比较严重了。
经常有糖尿病、慢性腹泻病人来找我看病。慢性腹泻跟湿有关,临床当中会经常见到一些胃病病人,也是老拉肚子,西医让他做肠镜,绝大多数人做了后肠镜下是正常的,那么中医里跟什么有关?还是跟脾的运化水湿有关,用健脾利湿的方法来治疗腹泻,症状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我觉得糖尿病人在用中药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几点:一是不要擅自去停西药,我们不能单方面去说中药有作用,就把西药给停了;二是不要擅自用偏方验方,所谓的偏方验方是对某些症状是有用的,但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的;三是不能盲目崇拜或者排斥中药。太盲目地来推崇中药,说我就要用中药来治疗糖尿病,不对;完全排斥中医药,更不对。
(查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