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体穴位图 > 穴位分类

八脉交会穴 歌诀 作用 视频讲解

时间:2015-04-17 13:41:17

八脉交会穴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经气相通的八个腧穴。均分布在肘膝以下。因这八个穴是金元时代窦汉卿常用的有效穴位,故又称窦氏八穴(见表)。

    由于奇经与正经的经气通过八穴相会通,所以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又能治正经病。如公孙通冲脉,故公孙既能治足太阴脾经的病,又能治冲脉的病。在临床上常采取上下相应的配穴法。如下肢公孙配上肢内关治疗胃、心、胸部病证。上肢列缺配下肢照海穴治咽喉、胸膈、肺等疾病。另外,上述八穴可结合天干、地支、九宫、八卦等应用,称为飞腾八法和灵龟八法,是一种按时取穴治疗疾病的方法。

    宋元时期的针灸家提出:四肢部列缺、后溪、内关、外关、照海、申脉、公孙、足临泣八穴分别通向任、督、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冲、带八脉。意指这些穴位分别能主治头面躯干部有关奇经八脉的病症。其相通的意义,应当理解作是通过各穴本身所属经脉而通向奇经八脉。后来将这种相通关系说成“交会”,所以称作“八脉交会穴”。

    八穴始载于《针经指南》,《标幽赋》说的“阳跷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疾。”即指此八穴的治疗作用而言。

    明代刘纯《医经小学》卷三载有八穴的歌诀: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附:八脉交会穴

 八脉  本经  八穴  会合部位及主治
 冲脉  足太阴  公孙穴  心、胸、胃
 阴维  手厥阴  内关穴
       
 督脉  手太阳  后溪穴  项、肩胛、耳、目内眦 
 阳跷  足少阳  申脉穴
       
 带脉  足少阳  足临泣  颈、肩、颊、耳、目外眦 
 阳维   手少阳  外关穴
       
 任脉  手太阴  列缺穴  咽喉、胸、肺、膈
 阴跷  足少阴  照海穴



八脉八穴治症歌


    公孙
    九种心疼延闷,结胸番胃难停,酒食积聚胃肠鸣,水食气疾膈病。
    脐痛腹痛胁胀,肠风疟疾心疼,胎衣不下血迷心,泄泻公孙立应。


    内关
    中满心胸痞胀,肠鸣泄泻脱肛,食难下膈酒来伤,积块坚横胁抢。
    妇女胁疼心痛,结胸里急难当,伤寒不解结胸膛,疟疾内关独当。


    后溪
    手足拘挛战掉,中风不语痫癫,头疼眼肿泪涟涟,腿膝背腰痛遍。
    项强伤寒不解,牙齿腮肿喉咽,手麻足麻破伤牵,盗汗后溪先砭。


    申脉
    腰背屈强腿肿,恶风自汗头疼,雷头赤目痛眉棱,手足麻挛臂冷。
    吹乳耳聋鼻衄,痫癫肢节烦憎,遍身肿满汗头淋,申脉先针有应。


    临泣
    手足中风不举,痛麻发热拘挛,头风痛肿项腮连,眼肿赤疼头旋。
    齿痛耳聋咽肿,浮风瘙痒筋牵,腿疼胁胀肋肢偏,临泣针时有验。


    外关
    肢节肿疼膝冷,四肢不遂头风,背胯内外骨筋攻,头项眉棱皆痛。
    手足热麻盗汗,破伤眼肿睛红,伤寒自汗表烘烘,独会外关为重。


    列缺
    痔疟变肿泄痢,唾红溺血咳痰,牙疼喉肿小便难,心胸腹疼噎咽。
    产后发强不语,腰痛血疾脐寒,死胎不下膈中寒,列缺乳痈多散。


    照海
    喉塞小便淋涩,膀胱气痛肠鸣,食黄酒积腹脐并,呕泻胃番便紧。
    难产昏迷积块,肠风下血常频,膈中快气气核侵,照海有功必定。

下一页 八脉交会穴的医疗妙用

共6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查看评论

【本文标签】八脉交会穴  八脉  歌诀  要穴  特定穴

用户评论

八脉交会穴 歌诀 作用 视频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