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腧穴是常用要穴(图文+视频)
五腧穴是常用要穴
五腧穴指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yíng)、输、经、合五个特定穴位,简称五腧。
五腧穴是特定穴之一。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特定穴有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交会穴等。
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经穴,分别名为井、荥、输、经、合,合称"五腧"。有关记载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古人把经气运行过程用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变化来形容,把五腧穴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即"所出为井"。"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喻作水流尚徽,萦迂未成大流,是经气流行的部位,即"所溜为荥"。"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而大,由浅注深,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即"所注为输"。"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喻作水流变大,畅通无阻,是经气正盛运行经过的部位,即"所行为经"。"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喻作江河水流汇入湖海,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会合于脏腑的部位,即"所入为合"。
阴经五腧穴表
阴经五腧穴表 |
井(木) |
荥(火) |
输(土) |
经(金) |
合(水) |
手太阴肺经 |
|||||
手厥阴心包经 |
|||||
手少阴心经 |
|||||
足太阴脾经 |
阴陵泉穴 |
||||
足厥阴肝经 |
|||||
足少阴肾经 |
阳经五腧穴表
阳经五腧穴表 |
井(金) |
荥(水) |
输(木) |
经(火) |
合(土) |
手阳明大肠经 |
|||||
手少阳三焦经 |
|||||
手太阳小肠经 |
前谷穴 |
||||
足阳明胃经 |
足三里穴 |
||||
足少阳胆经 |
足窍阴穴 |
足临泣穴 |
阳陵泉穴 |
||
足太阳膀胱经 |
足通谷穴 |
五腧穴是常用要穴,为古今医家所重视。临床上如井穴可用于治疗神志昏迷;荥穴可用于治疗热病;输穴可用于治疗关节痛;经穴可用于治疗喘咳;合穴可用于治疗六腑病证等。另外,《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出:"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还有根据季节因时而刺的记载,如《难经。七十四难》指出:"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五腧穴又配属五行,即"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同时,又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关系,将阴井乙木与阳井庚金配合起来,成为子午流注针法按时取穴及合日互用开穴规律的理论基础。
下一页 五腧穴歌诀
(查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