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体穴位图 > 中医拔罐

高血压病(眩晕)拔罐法

时间:2016-03-30 13:41:22

 

【配穴方六】

肝俞穴(双)至肾俞穴(双)。

方法:采用梅花针叩刺后走罐法。先用梅花针以中重度刺激,从肝俞叩刺至肾俞止,从左至右叩刺3~5遍后,以凡士林油膏涂于皮肤和罐口,再按上述顺序用走罐法,至皮肤紫红色为度。再在肝俞、肾俞穴上(双侧)各闪罐4~5次。3日治疗1次。

主治:高血压病。

效果:多年使用,效果颇佳。

附记:待血压下降至正常或基本正常后,再治疗1次即可。如有反复,仍按上法治之,同样有效。此法对继发性高血压效果亦佳。

 

【配穴方七】

大椎穴、肝俞穴、筋缩穴委中穴

方法:采用刺络拔罐法。先用三棱针点刺,以微出血为度,然后进行拔罐,留罐10~15分钟。肝火宂盛型和肝阳上亢型加用外敷方(药用吴茱萸适量,研细末,用米醋调成稠糊状,外敷涌泉穴),外以消毒纱布包扎好。最好在睡前敷上,每次敷12~24小时。一般敷1次,最多2次即可。

主治: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

效果:临床屡用,效果颇佳。一般1~2次即效。

附记: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烟酒,免恼怒,保持乐观,加强锻炼,有利于巩固疗效。

 

【配穴方八】

从大椎穴至腰俞穴督脉及两侧膀胱经内侧循行线。

方法:采用走罐法或梅花针叩刺后,再行走罐法。从上至下,从左至右走罐至皮肤紫红色为度。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有心脏病或肾脏病者,走罐后,于心俞、志室穴上闪罐4~5次,然后取曲池、足三里施以针刺后拔罐,留罐10~15分钟。

主治: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

效果:屡用效佳。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

 

【配穴方九】

新设穴、大杼穴心俞穴、肝俞穴、肾俞穴、关元俞穴、白环俞穴、承扶穴殷门穴委中穴承山穴

方法:采用单纯罐法或涂药罐法,留罐10~15分钟,每1~2日施术1次。

主治:高血压

效果:本法对原发性高血压I或Ⅱ期者降压效果较好,但远期疗效尚不令人满意。对继发性高血压也有降压作用。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降压后,必须配合调理来巩固疗效。有心脏病或肾脏病者,在心俞或志室穴上施行毫针、皮肤针罐法或挑罐法,或于起罐后加闪罐5~6次。头痛甚者,加太阳、额中穴施行出针罐法;血压较高、症状严重者,加大椎、涌泉穴,点刺放血0.5ml左右。

 

【配穴方十】

第7颈椎至骶尾部督脉及其两侧膀胱经内侧循行线、曲池穴、足三里穴或三阴交穴。

方法:

①采用走罐法、闪罐法和出、留针罐法。先在背部督脉膀胱经走罐至局部皮肤紫红,有心脏病或肾脏病者,起罐后于心俞、志室穴上闪罐数次,然后再于其他穴位上施行出、留针罐法,留罐10~15分钟,每1~2日施术1次。

②采用单纯罐法或涂云香精罐法(背部膀胱经为密排罐式),留罐15~20分钟。起罐后,在上背、腰背、骶部及四肢穴位上寻找数点明显丹痧施行挑痧法。每1~2日施术1次。

主治:高血压

效果:屡用效佳,并附验案。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对头痛者、血压高、症状重者,可参照“配穴方九”加穴治疗。

 

【配穴方十一】

委中穴、曲泽穴、大椎穴、曲池穴、足三里穴、肝俞穴、肾俞穴。

方法:采用刺络、留罐、闪罐和走罐法。取委中、曲泽两穴先行刺络放血,然后用坐罐法吸拔余血,留罐5分钟左右,此法仅限用于发作期;取大椎穴,用闪罐法,反复吸拔20余次;取曲池、足三里两穴用坐罐法,留罐10分钟左右;取肝俞、肾俞两穴用走罐法,至局部出现暗紫色瘀斑为止。发作期每日1~2次,缓解期2~3日1次。

主治:高血压病

效果:坚持施治,颇具效验。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二)。王启才经验。

①血压过高者,应配合药物等治疗方法协同降压;

②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调畅情绪,少食辛辣刺激物及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戒烟、酒等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共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查看评论

【本文标签】高血压  眩晕

用户评论

高血压病(眩晕)拔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