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偏方大全 > 内科偏方 > 消化内科偏方

慢性腹泻用参苓白术散

时间:2012-11-18 15:35:16

 参苓白术散方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要用于脾胃气虚夹湿型的慢性腹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称其“中和不热,久服养气育神,醒脾悦色,顺正辟邪”。后世奉本方为治疗脾胃气虚泄泻证和“培土生金”法(即补脾益肺法)代表方剂。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运送输布水谷精微。脾胃气虚则运化无力,水湿内生,从而出现腹胀、消化不良、肠鸣腹泻等症状。在五行学说中,脾属土,肺属金。按五行相生原则,土可生金,也就是补土可以强金,所以临床上常常用补脾健胃来补益肺气,本方可以说是中医“培土生金”治法的代表方剂之一。

  参苓白术散由莲子肉(去皮)、薏苡仁、缩砂仁桔梗(炒至深黄色)各500克,白扁豆(浆汁浸,去皮,微炒)750克,白茯苓人参(去芦)、炙甘草白术山药各1000克组成

具体用法为:将上药研为细末混匀,每次5克,枣汤送服。方中内含健脾益气的四君子汤即: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以平补脾胃之气,补其虚为君药;以白扁豆薏苡仁之甘淡,莲子之甘涩,助白术既可健脾,又可渗湿而止泻, 除其湿为臣药;以砂仁芳香醒脾开胃,调其气,行其滞,为佐药;桔梗肺经的引经药,入方可引脾气上升,达上焦以益肺气,以达培土生金之功,而大枣既可调和诸药,又有补养脾气的功能,二者共为使药。

诸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功。本方药品配伍特征是补虚与祛邪并用,选药甘淡平和,补而不滞,利而不峻。正如汤头歌诀所言:“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另有《古今医鉴》所载参苓白术散一方,较本方多陈皮一味,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湿阻气滞者。

  参苓白术散主要用于:1.脾胃气虚夹湿型慢性腹泻。其主要症状为纳少便稀,或泻或吐,四肢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腻,脉虚缓。2.肺脾气虚夹湿咳嗽证。主要症状为气短,久咳痰多色白,食少便稀,胸脘闷胀,形体虚弱,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腻,脉细弱而滑。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本方具有调节胃肠运动,改善代谢和提高免疫等作用。本方小剂量用时对肠道蠕动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可解除肠道痉挛;能增强肠道对水的吸收,缓解腹泻。还有增强免疫功能、抗疲劳作用等。

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等胃肠道疾病。如治疗慢性结肠炎用本方散剂,每日2次,每次9克,早晚饭后温开水送服,连服30日为1个疗程。

治疗过敏性结肠炎用本方加减:党参20克,茯苓15克,炒白术18克,炒扁豆20克,莲子肉10克,炒山药30克,砂仁6克,薏苡仁30克,桔梗12克,炙甘草6克,大枣5枚。用水500毫升浸30分钟,急火煎开后改文火煎煮30分钟,取药液后再加水煎煮1次。两煎药液混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用本方丸剂合四神丸各9克,每天早晨、晚上各服1次。

如患者排便时肛门有灼热感者,中午再加服香连丸5克。此外,小儿慢性腹泻经久不愈,常见有大便次数增多,稀水或蛋花样大便,夹黏液、泡沫,或不消化食物,并伴有不愿进食,或进食很少,面色萎黄,毛发不荣,神情萎靡,身体消瘦、腹胀腹痛、精神烦躁等症状者,也常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

  临床应用时,既可按原用法服用,也可按原方药物用量比例,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加减,作汤剂煎服。如今不同厂家还有丸剂、片剂、口服液等多种剂型。

  服用参苓白术散时需注意,阴虚火旺者(表现为舌红、少苔)慎用;外感热证者(表现为发热、恶寒)忌用;高血压患者慎用。服药期间不要食用生冷、油腻的食物。

查看评论

【本文标签】腹泻  参苓  白术散

用户评论

慢性腹泻用参苓白术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