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膏方 > 疾病膏方

慢性胃炎膏方

时间:2012-04-09 16:02:54

慢性胃炎膏方

【概述】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其临床表现为长期的消化道症状,如上腹部疼痛、饱胀、烧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其原因至今未完全明了,可由急性胃炎转变而来,也可由烟酒过度、刺激性食物及药物、生冷食物过服、暴饮暴食等因素所造成。根据胃黏膜的病理变化可分为3类:①浅表性胃炎,以胃窦部最明显,呈弥漫性,黏膜表面呈红白相间或花斑状改变,有散在糜烂,以及灰白色或黄白色渗出物。②萎缩性胃炎,可见黏膜层皱襞平滑变薄,炎症浸润至黏膜下层,腺体大部消失。③肥厚性胃炎,皱襞粗大肥厚,黏膜层间质内细胞浸润,腺体大量增生。根据纤维胃镜及胃黏膜组织检查可确诊。

本病属中医学“胃脘痛”、“吞酸”、“嘈杂”等范畴,多与饮食不节和情志失调有关。嗜食辛辣,长期饮酒,饮食生冷,损伤脾胃;忧思伤脾,忿怒伤肝,肝胃不和,气郁化火,伤及胃阴,以致升降失常;病久伤络,血脉瘀滞,或见中虚而生寒象。故辨证常分肝胃气滞、胃热阴虚和脾胃虚寒等证型。治疗则以调气、养胃、温中、助运为原则。

【治疗】

【膏方调治原则】本病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肝脾为藏血统血之脏,而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病初起,多在气分;迁延日久,则入血分。发病的病因虽各有不同,但是病机却有共同之处,即“不通则痛”,要从广义角度去考虑“通”的问题,邪盛以祛邪为主,正虚以养正为先。

脾胃虚寒者,可见胃脘隐痛,喜按喜暖,纳呆,食后胃脘胀满,或呕吐清涎,面色不华,畏寒,疲乏,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以温中和胃,益气健脾。方取黄芪建中汤加减。

常用膏方:

黄芪300克,党参150克,白芍药120克,白术150克,陈皮60克,半夏90克,木香45克,砂仁(后下)30克,川桂枝30克,大枣90克,干姜30克,茯苓120克,炒当归90克,炙甘草30克,生蒲黄(包煎)90克,鸡内金60克,谷芽麦芽各120克。上药共煎,去渣浓缩,加入饴糖500克收膏。每晨一匙,开水冲服。

湿热互结,寒热错杂者,可见心下痞痛,时感泛恶,或干呕作哕,肠鸣辘辘,腹泻,便溏或秘结,舌苔薄腻而黄,脉弦或兼滑。治宜辛开苦降,健脾化湿。方取半夏泻心汤加减。

常用膏方:

半夏90克,党参150克,黄连45克,瓜蒌90克,黄芩60克,干姜45克,炙甘草30克,茯苓120克,橘皮60克,炒枳壳90克,苍术白术各120克,泽泻90克,藿香90克,大腹皮90克,延胡索90克,竹茹60克,生、熟薏苡仁各120克,砂仁、蔻仁各45克。上药共煎,去渣浓缩,加入白文冰500克收膏。每晨一匙,开水冲服。

肝胃气滞者,可见胃脘胀满,饱闷不适,食后尤甚,时有嗳气,呕恶泛酸,舌苔薄白或者薄黄,脉象沉弦。治以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方取柴胡疏肝散加减。

常用膏方:

柴胡90克,赤芍药、白芍药各90克,郁金90克,香附90克,川芎90克,生麦芽120克,延胡索90克,川楝子90克,炒枳壳90克,姜半夏90克,竹茹60克,海螵蛸120克,甘草45克,山楂神曲各90克,茯苓120克,煅瓦楞150克,佛手90克,九香虫45克。上药共煎,去渣浓缩,加入饴糖500克收膏。每晨一匙,开水冲服。

胃热阴虚者,可见胃脘灼痛或自觉烧灼感,不思饮食,食后饱胀,干呕嗳气,渴喜冷饮,大便干结,舌红苔少且燥,脉细数。治以养阴和胃,清热止痛。方取叶氏养胃汤加减。

常用膏方:

北沙参120克,麦门冬100克,石斛150克,炒当归90克,白芍药100克,甘草30克,炒扁豆100克,炙乌梅30克,蒲公英120克,生甘草30克,木香30克,陈香橼90克,延胡索90克,黄连30克,莲子肉90克,玫瑰花45克,炒谷芽120克,炙鸡内金60克。上药共煎,去渣浓缩,加入饴糖500克收膏。每晨一匙,开水冲服。

查看评论

【本文标签】慢性胃炎

用户评论

慢性胃炎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