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拔罐治疗发际疮
针刺拔罐治疗发际疮
发际疮又称发际疽、后发际毛囊炎、毛发部乳头状皮炎、枕部乳头状皮炎、枕骨下硬结性毛囊炎、瘢痕疙瘩性毛囊炎、瘢痕疙瘩性痤疮或项部须疮等。是发生于项后发际由金黄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再加上衣领的摩擦刺激致毛囊及毛囊周围的慢性化脓性皮肤病。该病具有中年以上的男性多见,皮疹发生于枕骨下和后项部发缘之间。
皮疹初起为针头大小的毛囊丘疹,疏散分布。随着损害不断发生就会密集成群,并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形的硬结性小块,常排列成带片状与发缘平生;触之硬实,压之常有脓液溢出,其上有时可见数根头发成簇地从一处皮肤穿出。
患者自觉不同程度的疼痛或瘙痒外,一般无全身症状。如不治疗,病程往往绵延数周至数月或数年,时轻时重,且倾向反复发作、很难自愈的特点。一般药物难以控制使患者往往痛苦不堪。
中医认为发际疮多因患者项部个人卫生不好,肌肤不洁或精神长期抑郁不舒,情志不畅,督脉、膀胱经主一身之阳,阳经为热毒之邪蕴积又兼受外感风热之邪,阻于经络致气血壅滞于项部,郁久化毒而成。日久则每兼血瘀;或气血虚;或肾阴虚。
治宜疏泄邪气,条达气机,行血通滞为主。疮发于项部正中督脉经循行线上的穴取大椎穴;疮发于项部足太阳膀胱经经循行线上的穴取委中。令患者将委中或大椎穴局部充分暴露,全身放松,均匀腹式呼吸,消除过于紧张的心态取舒适俯卧位,常规消毒后术者左手拇、食二指自然放于局部并向两旁撑开穴位处皮肤致其绷展,术者右手持小号三棱针(亦可用消毒后的缝纫针、采血针、注射器针头等),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指指腹紧靠针身下端露出约1、2分长的针尖对准穴位局部快速点刺3至6下,若委中穴可见到浅表静脉瘀紫暴胀明显者直接点刺浅表静脉即可,用95%的酒精搽拭点刺处(便于血液的顺利外泄)后,术者左手将打火机的火焰开至最大于右手所持的罐口适宜的玻璃罐中瞬间闪过后迅速拔罐其上,留罐10分钟起罐并用卫生纸将血迹搽拭干净并络合碘常规消毒。针刺处当天24小时内应保持干燥、清洁,禁止湿水。每日一次连续治疗3次后改为每周一次。
方中大椎乃督脉穴,又是手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有诸阳之会之称。在大椎处放血,能有效地宣泻阳经蕴积的热毒郁火,起到条达气机、泻热散结、活血化瘀和通经治痛的功效。委中穴又名郄中,是针灸四大要穴之一,又为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足太阳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是刺血较为理想的穴位,故《针灸大成》称为血郄。
中医学认为,委中穴具有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清热解毒之功效。在此点刺拔火罐可疏通太阳经气,引火下行、泄血分之热邪,疏阳邪火毒,除血分积热,解毒疗疔疮。该法治疗发际疮符合《针灸大成?卷二》所言:“宁失其穴 ,勿失其经”;《黄帝内经》中“病在络脉……血实宜决之……苑陈泽除之”;《素问?调经纶》曰:“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的治疗原则。屡试屡验,值得推广运用。
(查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