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艾炙疗法
艾灸疗法是藏医最常用的外治法之一,它是将艾绒根据病症不同,做成大小不一的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用于
防治疾病
属于
藏医最常用的外治法
方法
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
目录
1概述
2具体疗法
3祛皱祛斑
4疗法评析
折叠编辑本段概述
该疗法是藏族医务人员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吸收中医和外来医学的精华,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经验,使之日臻完善。《四部医典》第4部第21 章就是专门介绍火灸法。灸法应用广泛,每位藏医艾绒随身带,大部分病症必施灸疗。藏医灸疗的精华则是化脓灸。 藏医艾灸疗法是以藏医药理论为基础,在选穴、适应症、禁忌症、方法上和中医有不同之处,对某些疾病有非常显著之疗效。
折叠编辑本段具体疗法
折叠艾炷制作
在秋季择吉日采集艾叶,反复捶打,使之茎断而叶不断,揉搓成圆锥状。用于关节者,大小如拇指:用于头部和四肢者,大如小指尖;用于脉窍者,大小如羊粪粒或制成条形;用于瘰疬或痞块者,大小如诃子;用于小孩胃部者,大小如豌豆。
折叠操作方法
根据不同的病种和火力的大小可分煮法、烧法、烤法、拟法4种。煮法是在选定的穴位上以艾炷连灸20余壮,适应于疖痈、痞瘤;烧法是如上法灸15壮,宜于黄水病、心风等; 烤法是灸5~7壮,宜于隆病、虫病及大小便闭塞不通; 拟法,艾炷如豌豆大,只灸1 壮,宜于儿童。艾灸时先将艾炷置于选定的穴位上,用火点燃,病人不可随意动,术者频频用嘴吹之,使人力相继不断,增强热力,同时在穴位周围用手轻轻拍打按摩,以减轻患者局部的疼痛。灸完1 壮后,用消毒棉球蘸生理盐水擦净所灸穴位处,再行下1 壮灸,经一定壮数的艾灸后,即可产生灸感,灸感可沿一定方向传导,如灸后背而前身略感疼痛,灸前身而后背略感疼痛,当天不得进冷食,饮凉茶,以免散失热力。
折叠艾灸穴位
藏医艾灸穴位可分为二大类,即根据病人自诉疼痛部位选穴,也就是阿是穴;第二类是医生根据五脏六腑所特定的穴位选取。常用穴位《四部医典》载有71穴,《藏医药选编》吸取了部分中医针灸穴位,载有80穴。现将常用灸疗穴位介绍如下:
(1)背部穴位:计23穴,藏医从第7颈椎算起为第1 椎,从第1 椎下开始至第14椎下,每一椎间隙都有1穴(该穴旁开左右各1 寸处也可施灸)。依次是隆穴、赤巴穴、培根穴、肺母穴、肺子穴、命脉穴、心穴、嗝穴、肝穴、胆穴、脾穴、胃穴、精府穴、肾穴。从15椎下至22椎依次是脏腑总穴、大肠穴、小肠穴、膀胱穴、精穴、下泄隆门穴、21椎三口穴、22椎三口穴、马眼穴。
背部穴位主治:隆穴主治疯狂,心神不安,白昼嗜睡,颈项强直等各种风病。从隆穴旁开各:寸处连同本穴共3穴进行灸治,对老年病人有良效。赤巴穴主治寒性胆病、瘿病等。培根穴主治肺、心、头面等痰胆增盛者,鼻塞不通,口舌干燥。肺母、肺子穴主治肺病胸痛、高热昏迷、咯血,瘟病、疯狂、背部刺痛等。命脉穴、心穴分别位于第6、第7椎之下,主治心神不安、癫狂、昏厥、失眠、隍忘等。隔穴、肝穴分别位于第8、第9椎之下,主治呕吐暖气、肝痞瘤、上腹痉挛性痛。胆穴位于第10椎下,主治消化不良、目黄、胆痞瘤、胆结石、胆肿大、呕吐胆汁等。脾穴位于第11椎下,主治腹胀作鸣、身体沉重。胃穴主治胃火衰微、胃痞瘤、久泻、腰背肌强硬、目痛等。精府穴位于13椎下,主治遗精、滑精、崩漏、子宫痞瘤、心神不安,旁开左右各1 寸处连同本穴并灸主治一切子宫病、肾精病。肾穴位于14椎下,主治肾脏寒、寒性滑精、腰痛、男女阴部发肿、阳痿不举、大便洞泄等。从15椎下至22椎,依次是:脏腑总穴:主治风寒疾病、不孕症及脐以下各种疾病。大肠穴、小肠穴、膀胱穴、精穴、下泄隆门穴、21椎三口穴、22椎三口穴、马眼穴,主治相应脏腑病症。
(2)胸腹部穴部:常用的有颈下窝天突穴:主治心绞痛、呃逆、咽喉阻塞等症。两乳正中为黑白际穴(膻中穴):主治心神不安、怔仲、抑郁等。天突穴下2.5寸是渡鸦眼穴、渡鸦眼三口穴该穴及右各1寸处)。主治:血热。渡鸦眼下1寸为中肺穴、中肺三口穴。主治:口有腥味、发热、咳嗽吐痰等。中肺向下1 寸为小肺穴:主治一切寒热肺病。剑突尖端三口穴:主治胸胁胀满疼痛、感冒。剑突下1寸为剑突穴:主治剑突痞瘤。剑突下2寸及左右各1寸三穴为痞穴:主治胃火衰微。痞穴之下1寸及左右各1 寸处三穴为等火穴:主治风寒增盛。脐中(神闷穴):主治不孕症、月经过多、子宫风等。脐下1 寸左右各1 寸处三穴为小肠上穴,再下1 寸之三穴为小下穴:主治寒性泄泻。小肠下穴之下一寸三穴为膀胱穴:主治寒性小便不利或失禁。
(3)头部穴位:常用的如后囟、百会、囟门,三穴合称三结门穴:主治因风所致头晕、昏厥。再如枕骨左右两处头发盘旋处,主治疯狂、多语、昏厥。承浆穴:主治由风瘟所致之失语症。囟门向后直下,后发际向上4横指处,灸之能治脑病、健忘、头晕。7横指处,治鼻孔阻塞、鼻涕频多症。前发际正中,灸之可治癫狂。印堂:主治目黄、全身黄疸、鼻衄。
(4)四肢穴位:两肩峰下之凹陷处灸之治肩关节炎。曲泽穴:瘤;烧法是如上法灸15壮,宜于黄水病、心风等;烤法是灸5~7壮,宜于风病、虫病及大小便闭塞不通;拟法,艾炷如豌豆大,只灸1 壮,宜于儿童。艾灸时先将艾炷置于选定的穴位上,用火点燃,病人不可随意动,术者频频用嘴吹之,使人力相继不断,增强热力,同时在穴位周围用手轻轻拍打按摩,以减轻患者局部的疼痛。灸完1 壮后,用消毒棉球蘸生理盐水擦净所灸穴位处,再行下、壮灸,经一定壮数的艾灸后,即可产生灸感,灸感可沿一定方向传导,如灸后背而前身略感疼痛,灸前身而后背略感疼痛,当天不得进冷食,饮凉茶,以免散失热力。
折叠艾灸穴位
藏医艾灸穴位可分为二大类,即根据病人自诉疼痛部位选穴,也就是阿是穴;第二类是医生根据五脏六腑所特定的穴位选取。常用穴位《四部医典》载有71穴,《藏医药选编》吸取了部分中医 针灸穴位,载有80穴。现将常用灸疗穴位介绍如下:
(1)背部穴位:计23穴,藏医从第7颈椎算起为第1 椎,从第1 椎下开始至第14椎下,每一椎间隙都有1 穴(该穴旁开左右各1 寸处也可施灸)。依次是风(龙)穴、胆(赤巴)穴、痰(培根)穴、肺母穴、肺子穴、命脉穴、心穴、膈穴、肝穴、胆穴、脾穴、胃穴、精府穴、肾穴。从15椎下至22椎依次是脏腑总穴、大肠穴、小肠穴、膀恍穴、精穴、下泄风门穴、21椎三口穴、22椎三口穴、马眼穴。
背部穴位主治:隆穴主治疯狂,心神不安,白昼嗜睡,颈项强直等各种隆病。从风穴旁开各1 寸处连同本穴共3穴进行灸治,对老年病人有良效。赤巴穴主治寒性胆病、瘿病等。培根穴主治肺、心、头面等赤巴、培根增盛者,鼻塞不通,口舌干燥。肺母、肺子穴主治肺病胸痛。高热昏迷、咯血、瘟病、疯狂、背部刺痛等。命脉穴、心穴分别位于第6、第7椎之下,主治心神不安、癫狂、昏厥、失眠、健忘等。膈穴、肝穴分别位于第8、第9椎之下,主治呕吐嗳气、黄、胆痞瘤、胆结石、胆肿大、呕吐胆汁等。脾穴位于第11椎下,主治腹胀作鸣、身体沉重。胃穴主治胃火衰微、胃痞瘤、久泻、腰背肌强硬、目痛等。精府穴位于13椎下,主治遗精、滑精、崩漏、子宫痞瘤、心神不安,旁开左右各1寸处连同本穴并灸主治一切子宫病、肾精病。肾穴位于14椎下,主治肾脏寒、寒性滑精、腰痛、男女阴部发肿、阳痿不举、大便洞泄等。从15椎下至22椎,依次是:脏腑总穴:主治风寒疾病、不孕症及脐以下各种疾病。大肠穴、小肠穴、膀胱穴、精穴、下泄风门穴、21椎三口穴、22椎三口穴、马眼穴,主治相应脏腑病症。
(2)胸腹部穴部:常用的有颈下窝天突穴:主治心绞痛、呃逆、咽喉阻塞等症。两乳正中为黑白际穴(膻中穴):主治心神不安、怔仲、抑郁等。天突穴下2.5寸是渡鸦眼穴、渡鸦眼三口穴(该穴及左右各、寸处)。主治:血热。渡鸦眼下1 寸为中肺穴、中肺三口穴。主治:口有腥味、发热、咳嗽吐痰等。中肺向下1 寸为小肺穴:主治一切寒热肺病。剑突尖端三口穴:主治胸胁胀满疼痛、感冒。剑突下1 寸为剑突穴:主治剑突痞瘤。剑突下2寸及左右各1 寸三穴为痞穴:主治胃火衰微。痞穴之下1 寸及左右各1 寸处三穴为等火穴:主治风寒增盛。脐中(神阙穴):主治不孕症、月经过多、子宫风等。脐下1 寸左右各1 寸处三穴为小肠上穴,再下1 寸之三穴为小肠下穴:主治寒性泄泻。小肠下穴之下一寸三穴为膀胱穴:主治寒性小便不利或失禁。
(3)头部穴位:常用的如后囟、百会、囟门,三穴合称三结门穴:主治因风所致头晕、昏厥。再如枕骨左右两处头发盘旋处,主治疯狂、多语、昏厥。承浆穴:主治由风瘟所致之失语症。囟门向后直下,后发际向上4横指处,灸之能治脑病、健忘、头晕。7横指处,治鼻孔阻塞、鼻涕频多症。前发际正中,灸之可治癫狂。印堂:主治目黄、全身黄疽、鼻衄。
(4)四肢穴位:两肩峰下之凹陷处灸之治肩关节炎。曲泽穴:主治黄水病。精弓穴; 肘后骨之鸡突,灸之治骨病。风市穴:主治下肢瘫痪。
折叠编辑本段祛皱祛斑
治面部皱纹多:临睡前,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面部的穴位,约距穴2~3厘米左右选进行熏灸,每次选2~3个穴位,各灸5分钟左右,至皮肤产生红晕为度。鱼尾纹多,选太阳、丝竹空;额纹选阳白、印堂;笑纹选地仓、下关、颊车。或将盐末填平脐孔,切取0.3厘米的鲜姜1片,中心用针穿刺数孔后置于脐上,姜片上置中艾炷(如黄豆大)点燃施灸。至艾炷全部烧完再换一艾炷,每次3~5壮,至局部皮肤产生潮红为度,每晚1次。
治雀斑:以艾条点燃后,熏熨合谷、曲池及面雀斑处,使局部有温热感,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施灸时,尤其面部要小心艾灰掉落,灼伤皮肤,每晚或隔日晚上施灸1次。通经活血,防治雀斑。
治黄褐斑:卧前取1支艾条,点燃后在面部黄褐斑局部施灸,艾条距皮肤2~3厘米,至局部皮肤产生红晕,自觉有温热感,施灸10分钟左右,施灸时小心艾灰掉落烫伤皮肤。
治痤疮:将艾条点燃后,在面部颧骨、下关、巨骨、迎香等穴上施灸,距穴约1~2厘米,每穴灸2分钟,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折叠编辑本段疗法评析
一、适应症 凡用其它方法不能治疗的疾病,灸法一般可收效,即谓之"药之不及,必须灸之",《四部医典》云:"可施火灸疗法之病症,食积火衰浮肿水肿痞,胆寒头部四肢之黄水,痰核炭疽以及虚热症,疯癫健忘一切脉疾类,发热之后一般火灸除。总之风痰所转诸寒症,脉病黄水火灸堪称奇"。对艾灸疗法的适应症阐述得已很清楚凡属消化不良,胃火衰退、浮肿、水肿、寒性胆病(目微黄,不发热,消化不良,右上腹疼痛,大便色白)、疖痈、炭疽、虚热、疯狂痈证、一切脉病、以及热病后的多数疾病均宜艾灸。总之,凡是隆培根所转化的一切寒性疾病,均适用灸法治疗,效果颇为显著。
二、禁忌症 灸法的禁忌症是:一切热性胆病、血病、五官孔窍、男女生殖器、动脉搏动处忌用灸法。阴毛间隙上部之动脉,误灸则阳痿不举(相当于耻骨联合上),此处有绝育作用。
三、注意事项 若行化脓灸,一般灸后5~10天局部出现无菌化脓。有的周围发红、痊痒、脓液渗出等,一般不需作处理。但应注意灸后在结痂未脱落之前不应洗澡,以防感染。若脓液渗出较多或脓色由淡白稀薄变为稠黄绿色,甚至疼痛出血而有臭味,为继发细菌感染,可涂龙胆紫或按外科感染处理即可。灸疤一般经15~30天左右完全脱落,局部留有痕。 四、原理探讨 艾灸能增强抗体,对免疫机能有调节作用,不但适用于机能低下的病变,也是预防疾病和健身的好方法。藏医常用的穴位均分布于颈、胸、腰椎下或靠近四肢较大的神经干,通过末梢神经的传入功能,促进大脑皮层对脑、植物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调整,使风、胆、痰(藏医学基础理论中的三大因素)趋于平衡,达到防病治病、健身的目的
(查看评论) |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