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过万却常偷手机:施害者的内心里为何总藏着一具骷髅?
一个22岁的男子,因盗窃被捕。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并未有前科,而且个人月收入过万。之所以偷别人手机,是因为自己的手机曾经被别人偷过,因心里不平衡就去偷别人手机。不得不承认,一个扭曲的背后,总会有扭曲的事情发生。但既便如此,这样的逻辑也不能成为坑害他人的理由,要不然整个社会将陷入一种“想当然”的互害模式。
在人流纷杂的市井里生活,手机、钱包被盗窃,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尤其在大都市里来来往往,十之八九的人都有“被盗窃”手机或者钱包的经历。人们在愤怒的同时,想到“盗窃者”可能是吸毒犯或流浪汉,也就不想再去追究什么。因为,在社会的夹层里,这样的人确实存在,有时候就连警察叔叔也很是无奈。
事实上,很多时候报警,也因数额的“局限性”,追查的“难度大”,基本上就不了了之。即便真是“追查到”盗窃者,也是缘于“连环案”翻出的案底。所以,绝大多数时候,人们在丢手机或者丢钱包的时候,只好选择自认倒霉。
只是,当一个人总是受到这样的遭遇打击时,而在内心又不够通达的情况下,也就容易堕入“月薪过万却常偷手机”的互害逻辑中。而形成这样的一种报复心理,实际上是因为社会的“惩治机制”和“追查机制”上并未做到很高效。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绝大多数人的手机或者钱包被盗窃后,最终能追查回来的情况实在是太少。于是,当“公序良俗”不能很好的惩治坏人时,就有可能让普通人成就“以恶治恶”的野路子,而在这一过程中,就会误伤很多无辜者。说到底,规则不够成熟的时候,自然就会有潜规则补位。
而这一次我们只能说,规则不够成熟的时候,“受害者”就有可能摇身一变成为“施害者”,真是一种可怕的轮回。按照常理,受害者在愤怒施害者的同时,对施害者的行为是比较鄙视的。但是,当施害者老是得不到有效惩治时,“受害者”很容易就会异化成为“施害者”,这种变化即便很没道理,但起码在心理上有较多平衡。
于是“月薪过万却常偷手机”的诡异事件就发生了。坦白而言,“他偷得不是手机,偷得是慰藉”。试想,一个常人总是“被盗窃”手机或者钱包。自然就会想办法去报复“盗窃者”。最常见的想法是通过报警去惩治,其次的想法是自己亲历去偷窃那个盗窃者的手机或者钱包。
可事实上,以上这两种事情的发生概率都比较低。所以,退而求其次,只好用“报复别人”的心理,来安放自己受伤的心。但这个过程中,他们却又伤害了另外的无辜者。这种带有偏见恶意的逻辑中,久而久之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不得不承认,“月薪过万却常偷手机”的男子,就是这种逻辑的产物。依照媒体的报道,这个男子把盗窃的手机,最低卖20元,最高是6S卖420元,在加上其“月薪过万的收入”参考,很明显就能判断,他不是一个真正凭借盗窃而谋生的人。
只是,当他跨出盗窃的第一步时,就已经很难说清楚,因为在法律面前,从来不会讲那么多为什么?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施害者”的内心里着实藏着一具受害的骷髅。当“公序良俗”得不到正义的拥抱时,这句“受害的骷髅”就很自然的“死灰复燃”,戾气满满,成为制造混乱的一种源头。
(查看评论) |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