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新闻 > 健康快讯

媒体:中考加分瘦身须地方权力先“减肥”

时间:2022-08-10 15:00:14

 原标题:中考加分“瘦身”须地方权力先“减肥”

 
七万人赴考一万人加分,投资加分、特长加分……在择校日趋激烈、几乎“一分定生死”的录取模式下,包括昆明在内不少地方的中考加分项目之多、分值之高引发舆论热议,有些加分因规则不明、暗箱操作而走向异化,严重影响教育公平。在高考加分逐渐取消的当下,中考加分“瘦身”之路还有多长?
 
七万人赴考一万人加分,加分考生比例高达15%以上,这不能不说令人震惊,但这样的加分乱象又岂止是昆明,很大程度上说是一个普遍现象。此前媒体报道,《2016宁夏银川中考加分政策》规定,凡来银川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家子女可降低一个分数段参加录取,每个分数段为10分;而在呼和浩特,从业10年以上(含10年)的环卫工人子女可加4分……在1分之差就能掀起排名不小变动的中考面前,加分项目所带来的动辄5分、10分、20分甚至更大的差距,这显然无法令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很多人淡定。
 
客观而言,不管是政策类还是鼓励类,中考加分的初衷都是为了优待特定人群,弥补中招制度的某些缺陷,背后蕴含了教育公平。就此而言,中考加分和高考加分一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必要性,是促进招生公平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需要肯定。
 
但现实中,一方面,一些地方出台的中考加分项多而奇葩,加分值设置也不尽民主和合理,有时甚至就是领导拍脑袋决定,或成了领导随意弄权的试验场,成了随意增加畸形政绩的道具,导致可加分的考生面过大。比如新闻中报道的昆明市,今年即便是经过“瘦身”后的中考加分项目,也还有7大类21小项,最高加分20分,导致今年的加分考生占到总考生的15%还多。
 
另一方面,在分数决定升学的事实面前,诸多的加分项目为考场外的不正常较量打开了便利的“豁口”和条件,引发各种乱象。比如较典型的是一些地方曾出现学生本来“连冰鞋都踩不稳”,却一路过关斩将,成为花滑“二级运动员”;本来一直是汉族人,在中考前却忽然宣布自己是“回族”……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搅乱了中招秩序,严重伤害了中考招生的公平,或内在要求公平的意涵。
 
问题出在哪里?很显然,与我国中考管理制度存在的先天不足有关系。按我国相关中考制度的规定,目前我国中考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地方具有很大的设置中考加分项和分值的自由。这就为地方随意增加中考加分项和分值打开了方便之门;同时由于管理权在地方,也为监管漏洞、作假加分形成了便利。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中考加分乱象严重伤害中考招生公平,引发了社会的剧烈反响,许多地方也顺势应时进行了中考加分瘦身。但显然这还是远远不够的,一是参与到中考加分“瘦身”行列的地方还不够多,二是一些地方即便进行了加分“瘦身”,但幅度还不够大,三是加分“瘦身”的速度还不够快,与“瘦身”的实际需要还有很大差距。
 
那么怎样才能适应需要呢?追根求源,治病追根。要想中考加分快速、有效、彻底的“瘦身”,还需要国家及时出手,从顶层对地方中考加分政策出台和监管进行“瘦身”。
 
 
首先,要明确地方在中考加分权力方面的范围和幅度等,凡不符合加分范围的加分项目、加分幅度都要进行及时彻查、清理、纠正或完善优化。
 
其次,明确中考加分“瘦身”责任单位、责任人和追责办法,对明显不符合加分的项目、分值,制定“瘦身”时间表,限期清查纠正完毕,否则严厉追责;对监督不力造成加分政策被异化、钻空子等,也要严厉追责。
 
再次,立即研究明确中考加分“瘦身”后的平衡和补救措施,确保“瘦身”后对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的诉求不减弱,尽量找到可以替代的择优功能,探索有效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用更科学、专业的标准选拔学生,使得学校在众多考生中“打捞”出适合自己的那一个.
查看评论

【本文标签】

用户评论

媒体:中考加分瘦身须地方权力先“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