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泡茶:最简便、最便宜的补气方法【奇效】
时间:2022-08-04 22:53:11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不少人都有过这种体会,时感乏力,稍活动一下就出现心慌、气促、易出汗,稍不留意就会感冒,而且一旦感冒了,症状往往就非常重,常需挂点滴才能缓解。在闷热的天气里,只要在相对封闭一点的环境里呆的时间稍长一点,就会出现头昏、胸闷、心慌、气促等不适,更有甚者,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这种情形也时有发生。但这些症状虽然明显,却往往不需用药,只需改变一下环境,换到一个通风的地方,症状即可自行缓解,虽也曾做过多项检查,却无一异常发现。西医对此情况往往难以做出明确诊断,治疗起来亦感非常棘手,而中医对此则无论是解释抑或是治疗都可谓是得心应手。
那么,具有以上情形的人是不是就非得上医院治疗不可呢?是不是就非得买回大包小包的中药来煎熬呢?非也。有一种非常简便易行的方法,只需去附近的中药店买点生黄芪回家,每次用15克泡水代茶饮,20天为一疗程,一般一疗程即可见效。
上述方法我是通过自己的亲身治疗经历得来的。那还是五六年前,我还是一个医学院校的学生,遇上一个病号叙述他时常会感到乏力、易疲劳、好出汗、极易感冒,且在人数众多的场合,即便是门窗洞开,只要时间稍长一点,就会出现心慌胸闷,非得去室外呆一会才能缓解,真是深受其苦!我翻阅书本试着用生黄芪泡水代茶饮。没想到大约坚持喝了20天左右,上述情形基本上就没有再发生过。乏力、易疲劳症状明显改善,感冒亦很少发生,即便是偶尔不慎感冒了,症状亦甚轻微,往往不需用药或用很少量的药即可痊愈。走上临床后,曾遇到不少有类似情况的病人,经我建议后试饮黄芪茶,据反映此法确实非常有效。随着临床实践的逐步深入,我发现黄芪茶的应用远非如此,在一切伴有乏力、易疲劳等虚弱症候的疾病治疗中,均有辅助作用。
单味黄芪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疗效呢?这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从发病机理来看,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而此证则多属肺气虚弱。肺主气,司呼吸,主管发散和肃降,即具有宣发卫气和输精于皮毛的功能。现肺气虚弱,则其功能减弱,导致卫表不固,抵御外邪侵袭的功能下降,故在遭受外邪侵袭时,极易发病,具体可表现为乏力、易感冒、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而黄芪性甘温,归肺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之功能,饮用黄芪茶,即可达到补肺气、固肌表的目的,使得肺司呼吸、主宣发的功能正常,抵御外邪侵袭的功能增强,从而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其次,从黄芪的药理作用来看,黄芪一方面能促进骨髓细胞的分化,促进红、白细胞的生成,使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及多核白细胞显着增加,可明显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另一方面,能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强心、抗衰老的作用。黄芪对多种细菌和病毒还有直接或间接的杀灭能力。所以饮用黄芪茶,可明显地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正因其有治病强身的功能,故将黄芪茶又称作“黄芪健身茶”。
当然,任何药物都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黄芪既属于药物,则必然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所以在选择服用“黄芪健身茶”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实属于虚弱症候。
2非感染病急性期(如同时伴有典型虚弱症状者除外)。
3无实热证象(如有则需在“黄芪健身茶”中加入适量菊花、金银花等药性清凉的药物)。
总之,“黄芪健身茶”可以随病情变化而适当加入一些相关药物,只要运用恰当,定可收到良好的疗效。
黄芪不仅是补药更能养生黄芪是大家所熟悉的一味中药,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它是一味补药,能治一些虚弱的。其实它在治病的同时,还有着很好的养生的作用。下面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些黄芪吧:
黄芪别名:王孙、黄耆、戴糁、戴椹、独椹、蜀脂、百本、百药绵、绵黄耆、绵耆、绵芪、箭芪。
黄芪作为中药性味归经: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入气分,可升可降;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行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效;
用于:内伤劳倦,神疲乏力,脾虚泄泻,肺虚喘嗽,胃虚下垂,久泄脱肛,阴挺,带下,吐血,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盗汗,水肿,血盖,痈疽难溃或溃久不敛。
使用提示:内服:煎汤,10~30g(大剂量120克);或入丸、散、膏剂。
1.补气升阳宜炙用;益卫固表、行水消肿、托毒生肌宜生用。
2.气虚体弱,倦怠乏力,食少懒言者,宜与人参或党参相须为用。
3.若脾虚食少,便溏或泄泻者,可与白茯苓、薏苡仁同用。
4.体弱表虚,肌表不固之自汗,及虚人易感风邪者,宜与防风、白术同用。
注意事项:凡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内停阴虚阳亢及痈疽初起不宜使用。
黄芪这药是一个常用的补气药,补而不燥,在中医界有"十药九芪"的说法,可见黄芪是用量最大的中药之一。黄芪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疾病,而且用黄芪补益身体也是很好的选择。古人在《冷庐医话》中就有"黄芪粥"的记载。
方法是:选用优质黄芪30-60克,加水适量,煎取浓汁去渣后,加入粳米2两、红糖少许,继续煮至粥快熟时,再加入陈皮末1克,煮沸片刻即可。早晚服食,可健脾养胃,补益元气。
另外还有黄芪煨大枣,黄芪煮黑豆,则更是补益上品。常服可令人精神焕发,体质增强,养颜润肤,延年益寿。
那么,具有以上情形的人是不是就非得上医院治疗不可呢?是不是就非得买回大包小包的中药来煎熬呢?非也。有一种非常简便易行的方法,只需去附近的中药店买点生黄芪回家,每次用15克泡水代茶饮,20天为一疗程,一般一疗程即可见效。
上述方法我是通过自己的亲身治疗经历得来的。那还是五六年前,我还是一个医学院校的学生,遇上一个病号叙述他时常会感到乏力、易疲劳、好出汗、极易感冒,且在人数众多的场合,即便是门窗洞开,只要时间稍长一点,就会出现心慌胸闷,非得去室外呆一会才能缓解,真是深受其苦!我翻阅书本试着用生黄芪泡水代茶饮。没想到大约坚持喝了20天左右,上述情形基本上就没有再发生过。乏力、易疲劳症状明显改善,感冒亦很少发生,即便是偶尔不慎感冒了,症状亦甚轻微,往往不需用药或用很少量的药即可痊愈。走上临床后,曾遇到不少有类似情况的病人,经我建议后试饮黄芪茶,据反映此法确实非常有效。随着临床实践的逐步深入,我发现黄芪茶的应用远非如此,在一切伴有乏力、易疲劳等虚弱症候的疾病治疗中,均有辅助作用。
单味黄芪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疗效呢?这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从发病机理来看,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而此证则多属肺气虚弱。肺主气,司呼吸,主管发散和肃降,即具有宣发卫气和输精于皮毛的功能。现肺气虚弱,则其功能减弱,导致卫表不固,抵御外邪侵袭的功能下降,故在遭受外邪侵袭时,极易发病,具体可表现为乏力、易感冒、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而黄芪性甘温,归肺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之功能,饮用黄芪茶,即可达到补肺气、固肌表的目的,使得肺司呼吸、主宣发的功能正常,抵御外邪侵袭的功能增强,从而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其次,从黄芪的药理作用来看,黄芪一方面能促进骨髓细胞的分化,促进红、白细胞的生成,使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及多核白细胞显着增加,可明显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另一方面,能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强心、抗衰老的作用。黄芪对多种细菌和病毒还有直接或间接的杀灭能力。所以饮用黄芪茶,可明显地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正因其有治病强身的功能,故将黄芪茶又称作“黄芪健身茶”。
当然,任何药物都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黄芪既属于药物,则必然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所以在选择服用“黄芪健身茶”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实属于虚弱症候。
2非感染病急性期(如同时伴有典型虚弱症状者除外)。
3无实热证象(如有则需在“黄芪健身茶”中加入适量菊花、金银花等药性清凉的药物)。
总之,“黄芪健身茶”可以随病情变化而适当加入一些相关药物,只要运用恰当,定可收到良好的疗效。
黄芪不仅是补药更能养生黄芪是大家所熟悉的一味中药,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它是一味补药,能治一些虚弱的。其实它在治病的同时,还有着很好的养生的作用。下面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些黄芪吧:
黄芪别名:王孙、黄耆、戴糁、戴椹、独椹、蜀脂、百本、百药绵、绵黄耆、绵耆、绵芪、箭芪。
黄芪作为中药性味归经: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入气分,可升可降;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行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效;
用于:内伤劳倦,神疲乏力,脾虚泄泻,肺虚喘嗽,胃虚下垂,久泄脱肛,阴挺,带下,吐血,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盗汗,水肿,血盖,痈疽难溃或溃久不敛。
使用提示:内服:煎汤,10~30g(大剂量120克);或入丸、散、膏剂。
1.补气升阳宜炙用;益卫固表、行水消肿、托毒生肌宜生用。
2.气虚体弱,倦怠乏力,食少懒言者,宜与人参或党参相须为用。
3.若脾虚食少,便溏或泄泻者,可与白茯苓、薏苡仁同用。
4.体弱表虚,肌表不固之自汗,及虚人易感风邪者,宜与防风、白术同用。
注意事项:凡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内停阴虚阳亢及痈疽初起不宜使用。
黄芪这药是一个常用的补气药,补而不燥,在中医界有"十药九芪"的说法,可见黄芪是用量最大的中药之一。黄芪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疾病,而且用黄芪补益身体也是很好的选择。古人在《冷庐医话》中就有"黄芪粥"的记载。
方法是:选用优质黄芪30-60克,加水适量,煎取浓汁去渣后,加入粳米2两、红糖少许,继续煮至粥快熟时,再加入陈皮末1克,煮沸片刻即可。早晚服食,可健脾养胃,补益元气。
另外还有黄芪煨大枣,黄芪煮黑豆,则更是补益上品。常服可令人精神焕发,体质增强,养颜润肤,延年益寿。
(查看评论) |
【本文标签】
上一篇:告诉大家几个避免被狗咬的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