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娱乐资讯>>资讯>>内容

看懂《大明王朝1566》: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不是权谋,而是认知

日期:2025-04-06 18:57:58    标签:  

嘿,您知道吗?有一部剧啊,在前阵子可老火啦,《大明王朝1566》直接就把豆瓣评分冲到了9.8,一下子就成了国产剧里的评分老大。国家一级编剧刘和平都说了,这部剧那就是中国长篇电视剧成熟的一个标志。这剧啊,在人性洞察、规则把握、官场描摹这些方面,这么多年都没几部剧能比得上。

网上就有网友评论说,看这剧里人物你争我斗的那些手段,计谋和决策一个比一个精彩,看的时候感觉自己的智商都不够看了。这剧里人物的认知层次啊,大体能分成五层,不同的认知水平,那结局可就差远了。

就说这第一层吧,像郑泌昌和何茂才这样的人,那可真是没天理没敬畏啊。这剧一开始就讲大明朝财政危机,嘉靖皇帝瞎花钱,严党贪腐,国库都空了。严党就想出“改稻为桑”这个歪点子,派郑泌昌和何茂才去浙江执行。这俩人为了达到目的,啥手段都使得出来。粮食不到位,朝廷靠不住,当地人不干,他俩就毁堤淹田,几十万人流离失所。这可真应了那句“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他们这种丧尽天良的事干多了,肯定没好下场,东窗事发后小阁老没事,他们却被治罪,这就是不敬天畏地的后果啊。

再看严世藩,这人有小聪明没大格局。就像俗语说的“聪明反被聪明误”。严世藩觉得毁堤淹田的事儿暴露了,他和父亲还能理论一番,根本没看清自己和父亲的差距。严党靠严嵩用人本事才在朝堂混了二十年,可严世藩用的都是些贪婪小人,只想着捞钱,不顾国家。他巡盐收了几百万盐税,却瞒报漏报,嘉靖能不生气吗?最后严党倒台,他也被下狱处死。这就告诉咱,“欲取先予”才是有大格局的处事之道。

高翰文也是个典型,为人善良厚道,就是没啥用。他提出“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办法,可就是太天真了。他以为土地买卖都是按公价,没想到严党封锁粮食,大户压价,受灾百姓只能亏本卖田。胡宗宪点醒他后,他虽然想为百姓争取,可最后还是被人算计。这就像人们说的,光读书不行,得“知行合一”,在实践里多磨炼才行。

海瑞呢,严格坚守底线,可就是不懂变通。在浙江“改稻为桑”过程中,他就和那些贪腐官员对着干,保护百姓。但他只有自己那一个县能保护,官场里和同事相处不来,在嘉靖帝眼里也不讨好,最后只能把一腔抱负都烂在肚子里,就像黄炎培说的“只方不圆,寸步难行”。

胡宗宪就不一样了,这人洞明世事,还不忘初心。就像嘉靖的“媳妇论”,他两边都能照顾到。他能用计让马宁远供出幕后主使,暂缓“改稻为桑”,还通过各种手段为浙江百姓谋福利,平定倭患。这人真正做到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很多人说《大明王朝1566》是最好的权谋剧,可我觉得权谋只是表象。嘉靖的“长江黄河论”全是权谋制衡那一套,剧中没被异化的没几个人。真正厉害的是像胡宗宪、海瑞这些人,他们认清自己的心,坚守良知理想,这才是最高级的活法啊。

相关花絮

人体穴位剧情网剧情网致力于提供最新电视剧剧情介绍 、电视剧分集剧情明星个人资料 Copyright @2008-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剧情网剧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3028628号-5